• 更多详情,请致电

    400-8877-428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茶叶之道

浮梁产茶历史悠久,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。至唐代,茶叶加工和贸易开始兴盛,唐王敷《敦煌变文集》中记述:“浮梁歙州,万国来求。”中唐元和年间(806—820年),浮梁已是赣北、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:唐元和八年(813年),浮梁“每岁出茶七百万驮,税十五余万贯。”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《琵琶行》中就有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的描写,说明当时浮梁茶叶市场已颇具盛名。至唐以降,浮梁的“仙芝”、“嫩蕊”、“福合”、“禄合”等茶,以其“形美、色艳、香郁、味醇”四绝,历宋、元、明、清数代而不衰,成为经世品牌,诏为贡品。明汤显祖在其《浮梁县新作讲堂赋》一文中,曾对浮梁茶有过生动描述:“今夫浮梁之茗,冠于天下,帷清帷馨,系其薄者……。”  中唐以前,浮梁无茶叶加工技术,唯有生羹汤饮。中唐至宋代中期,以生产片茶为主。宋后期,散茶出现,并逐步取代片茶。  元朝绿茶生产工艺已趋定型。清道光(1876)年间,红茶制作工艺传入浮梁磻溪村,给浮梁茶叶生产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。浮梁工夫红茶以其“外形美观、汤色红艳、滋味醇厚、回味隽永”闻名,远销欧美市场,因此浮北磻溪成为浮梁红茶始祖。  民国四年(1915后),江村乡严台村江智甫“天祥”茶号经营的“浮红”茶,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“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”上荣获金奖。  

1953年“孚丁”工夫红茶被苏联国家产品鉴定委员会确定为“浮红珍品”;成为新中国浮梁红茶第—品牌;

1958年浮梁桃墅村生产的茶叶获得国务院奖状;

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“中国红茶之乡”;

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“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”称号;

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“国家茶叶标准化示范县”建设单位。